我做外贸SOHO的时候年纪比较小,只有22岁。当时我爸来深圳看我,我很兴奋的跟他讲我的规划,我要怎么找客户,然后我要把公司做成什么样子。但是我爸呢,却泼我的冷水。他说,你这个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你这样赚不到钱,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找个班上吧。
但我一点都不服,虽然我年轻,但是我读了四年的国贸专业,我觉得我的专业知识是够硬的。再加上当时我在观澜的一家外贸公司已经上了有一年的班了,我的老板是一个28岁的女生,她的英语很一般,但是创业有四年了,她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当时的这家公司并不大,不到十个业务员,但是毛利却能够做到30%左右。我们所有的员工加起来一个月做20万美元左右的业绩,而老板一个人就比我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多,因为她手上有大客户。这样算下来,她当时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我依然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同事是这么调侃的,他说,“老板买的那套房子,起码有个厕所是我贡献的,老板买的那辆车子,起码有个车轱辘是我贡献的”。
我当时就是出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想我们老板能做到的,那我以后肯定也能做到。于是呢,从2014年开始,我就开启了SOHO创业的生涯。我当时的一个同事,现在依然是我很好的朋友,也选择辞职和我一起SOHO创业。于是我们就在城中村里面租了一个最便宜的房子,开启了每天开发客户>找供应商>开发客户>找供应商这种不断循环的日子。
我记得我们第一个客户,是在开启SOHO之旅的第21天,一个新加坡的公司。因为当时我们的美元收款账户还没有开好,所以他就要我们把这个产品送到他们南山的采购办事处,他的同事会现场验货付款。我就和我的小伙伴抱着一箱产品,转了有两趟公交车,来回花了五六个小时,最后终于把样品送到了。我当时晕车,吐的不行,胃里面翻江倒海的。

这一趟赚了400块钱,一人200块。我们两个都高兴的不行,不是说赚了钱高兴,而是觉得我们这个外贸SOHO的模式是可行的。
那段时间,还有很多老外也在中国。所以我们经常会送样到各个酒店,我们就收到了很多现金的欧元和美元。这样我,们的客户开始积累的越来越多,然后供应链也开始优化的越来越好。
因为我们在公司待的时间很短,在公司的时候老板也没有对我们教过什么东西,所以很多的销售技巧、客户开发方式,都是我们在做SOHO的时候摸索出来的,走了不少的弯路。在售后和供应链方面吃过很大的亏,很多客户做着做着就做丢了。
其实这段路如果让我再重新去走的话,我觉得当年22岁就出来做SOHO有点太年轻了。如果让现在的我来选,我可能会选择去大公司再历练历练一番,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