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赢家居然是越南!高昂的关税直接加速了第四次产业转移潮的进度。2022年3月份的越南出口额达到了340多亿,超过了深圳的240亿,并且据说他们的订单都排到了年底,有很多外贸人都为此捏了一把汗。因为不仅仅是越南出口在增长,整个东南亚,包括印尼、菲律宾、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抢夺原本属于我们的外贸市场。因此很多人担心,第四次的产业转移潮会不会对我们国家的外贸出口造成一个很大的冲击。
对此,其实我是抱以一个乐观的态度的。
首先,东南亚很多国家它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再加上他们出口政策的扶持,所以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往东南亚转移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就比如说越南,他们的出口产品集中在电子产品和这个纺织类,其中出口的70%都是靠外资企业贡献的,像耐克、阿迪、优衣库、三星、英特尔、LG,都是冲着低成本在越南去建的工厂,也就是说这些企业他们只能够赚到一个人工费,并且这当中他们有很多原材料是通过中国进口过去的。

同时,越南的出口额里面还有一小部分,可能是中国企业因为关税做转口贸易而产生的贡献。他们抢过去的这些劳动密集型订单,其实我们沿海城市已经摒弃掉的一些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单纯来靠几块钱一个小时的人工来赚钱的这些产业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了,所以沿海的出口企业都在往高附加值的产业去做升级。
其次,就是刚刚说到他们有很多原材料是通过我们这边进口过去的,那我们所拥有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优势依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试想一下,一个产品从idea的诞生到落地,再到批量生产,再到把成本和售价打下来这件事情,有哪一个国家做的比我们更快更好的?这一点其实在疫情期间,我们对世界供应的防疫物资这件事情就已经被充分得到证明了。我们的产业链配套是相对比较完备的,从原材料到开模到加工到销售,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了。

有时候大家也可能会听到有人吐槽说国内的出口企业之间特别内卷,一会儿价格战,一会儿互相抄袭什么的,但其实这种内卷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残酷的优胜劣汰让我们的供应链时刻保持着很好的活力和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出口了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结果,不是短时间能够被东南亚超越的,而且他们也没有这个体量能够吸收我们全部的制造能力。
当然了,也不是说东南亚的崛起我们就完全不必放在心上了,他威胁不到珠三角、长三角等这些沿海出口城市,但是却会掠夺掉原本依靠沿海城市去接单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订单,比如说江西、河南、湖南等等。所以这些地区的出口企业如果没能够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优势,从多维度去提升竞争力的话,那在接下来的第四次产业转移场当中,有可能就会被残酷的竞争踢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