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给大家分享了海运FOB报价方式,今天就继续用真实的账单来给大家详细解释CIF费用,以及在报价的时候需要避开哪些坑。
CIF价格包含哪些费用
CIF的全称是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加运费。卖家负责承担货物到目的港前的风险和费用。简单的理解,这里的cost是指FOB价格,所以CIF费用等于FOB价格加保险加运费。下图是我之前的一个整柜CIF账单:

可以看到,这里的产地证、报关费、文件费、EIR(也就是打单费)、签封费、码头操作费、拖车费都是FOB的费用,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保险跟运费就是CIF费用了。
然后我们再看看CIF散货的账单:

这里的项目跟整柜其实差不多,一样是FOB费用加保险和运费,所以只要我们搞清楚FOB费用,怎么算CIF价格也是非常简单的。
而且走CIF不像FOB,无论整柜和散货都是全程由我们自己的货代负责,所以我们直接看货代的报价就好了。不过CIF报价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非常容易踩坑。
CIF报价注意事项
在走CIF的时候,我们操作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因为如果操作不当的话,随时有可能导致高额费用:
第一,记得要买保险。有些客户的风险意识不高,又或者对贸易条款和操作不熟悉,所以谈单的时候可能只会要求我们帮忙安排海运,对保险没有提出明确要求。那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不买保险了吗?我个人的建议是一定要买保险,毕竟在运输的途中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就好像前年我们有一个货柜因为遇到大浪而掉到海里去了,如果没买保险,这损失就只能我们自己承担了。
第二,在询价的时候,必须要了解海运费价格有效期。海运费是一直波动的,特别是整柜,很多时候价格有效期可能只是一两水船。所以在询价的时候必须要问清楚货代这个价格的有效期到什么时候,而报价给客户的时候也必须要说清楚价格有效期,否则如果过了有效期之后海运费猛涨的话,有可能就是要我们承担额外的增长部分了。
第三,走散货CIF必须要了解目的港费用。有些货代为了拿单会报很低的海运费,但实际上他们会把大部分的费用留在目地港费用那里再收,有时候目地港的费用甚至会比海运费还要高。而如果我们没有提前跟客户进行沟通,客户就很可能觉得我们是为了接单而耍手段,从而影响我们后续的合作。所以在询CIF散货价格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多找找靠谱的货代,让他把海运费和目的港费用同时报过来,这样子他们就不会乱报价了。